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為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化解矛盾糾紛,綠春縣半坡鄉堅持問題導向,把調解觸角延伸到社會基層治理末梢,切實做到力量下沉在基層、法律服務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社會穩定在基層,走出了一條“街天調解”的多元化調解矛盾糾紛新路徑,解鎖了基層治理的“法治密碼”。
在半坡鄉,“每周五”是屬于當地的趕集日,當天在街上聚集著眾多商販和當地居民,是該鄉每周人流量最多,也是最“繁忙”的一天。其中,一群身穿紅色志愿服或身穿制服、胸前佩戴黨員徽章的黨政領導班子甚為忙碌,他們的身影在鄉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社區居民家中、街道各角落等隨處可見。他們利用周五趕集日人流量增多的契機,實行黨政班子下沉一線輪流坐班,走街串戶挨家挨戶排查登記是否有矛盾糾紛,面對面開展現場法治宣傳,積極解決群眾訴求,將“被動接訪”轉化為“主動迎訪”,實打實為民紓困解難、服務到位,努力把矛盾糾紛防范在源頭、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為有力提升半坡平安法治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發揮黨政力量。
半坡鄉副鄉長 胡科:一直以來,半坡鄉積極致力于探索研究邊境地區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搶抓周五趕集日和家長接學生回家契機,建立“周五趕集接訪日”制度。每逢趕集日,黨政班子成員輪流到鄉司法所“坐班”,變“被動接訪”為“主動迎訪”,節約群眾上訪和政府調解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通過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化解矛盾糾紛,不斷提升干群關系和政府公信力。
群眾利益無小事,細微之處見初心。據介紹,對于基層治理工作,一項項舉措的推動,一樁樁“小事”的解決,滴水穿石的努力半坡鄉從未停步,“街天調解”新路子的實施,不僅有效降低了群眾上訪和政府調解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使群眾訴求和矛盾糾紛得到了及時回應、及時化解,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干群關系和政府的公信力,為邊境地區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探索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贏得了半坡各族群眾的一致好評。
半坡鄉壩溜社區居民 曹汕:現在在我們村子里面經??梢钥吹秸墓ぷ魅藛T,他們有些時候是來幫我們調解,有些時候是來給我們普法,現在我能明顯地感覺到我們村子里面的矛盾大大減少了。就像上一次,我因為一句口角跟鄰居發生了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后面經過政府的工作人員來調解,讓我們認識到這是一個錯誤的行為,鄰里之間應該是相互幫助,不應該因為一件事情上升到鬧得不可開交,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黨建引領是關鍵,法治保障是基礎。據了解,近三年來半坡鄉累計受理信訪案件70件,每年均在30件以下,其中,村級受理50件、鄉級20件,綜合調解成功率91%,無越級“上訪鬧訪”,真正做到了“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今后,半坡鄉也將不斷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持續加強基層依法管理質量效果,推動基層管理服務工作更加務實有效,為轄區居民群眾交上更為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