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元陽縣公安局哈尼梯田景區派出所位于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的元陽縣新街鎮,負責轄區11個村委會60個自然村91個村民小組4.97萬人口治安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承擔著哈尼梯田核心景區旅游安保工作,多年來始終如一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天人合一,自強不息”的哈尼梯田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驕人業績,2022年5月25日上午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榮譽稱號。
榮譽屬于過去,也是新的起點,未來更需努力。面對取得的成績,哈尼梯田景區派出所目光向前,以夢為馬,志存遠方,站在新的起點上,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紅色+藍色
鑄牢忠誠警魂樂當中流“砥柱石”
哈尼梯田景區派出所始終把忠誠教育放在首位,把黨的領導這一紅色厚土與堅韌剛毅的警察藍融合在一起,堅持以“紅色+藍色”凝聚警魂,鑄牢忠誠。
一是始終將黨員“雙報到”與強化責任擔當相結合,在黨員“雙報到”過程中,把駐村輔警和社區戒毒專干的政治理論學習、工作開展情況作為一項重點內容進行督促、指導、培訓,有效地把忠誠教育和責任擔當相融合,推進了以全福莊合拉調解室為引領的村級解調中心能力建設,讓黨員民警和駐村輔警、禁毒專干同學習共進步,忠誠警魂和責任擔當同提升。
二是始終將主題黨日與破解難題相結合,充分運用黨的理論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讓主題黨日更加生動具體,先后組織開展了旅游旺季交通安保調研、轄區賓館酒店季節性經營管理難題破解、涉旅客警情的處置等為主題的主題黨日,在學習中推動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地把紅與藍深度融合,探索創新元陽哈尼梯田景區管理服務新模式。
三是始終把理想信念教育與“哈尼梯田精神”的實踐相結合,定期不定期組織全體民輔警到州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元陽縣哈尼梯田博物館,緬懷先輩1300多年以來孜孜不倦地用智慧勤勞的雙手,不畏艱難、不屈不饒、久久為功“雕刻”大山開墾、耕作梯田,形成的“天人合人,自強不息”的哈尼梯田精神,通過活動進一步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警察宗旨,通過學習英雄模范的先進事跡弘揚隊伍主旋律,切實增強民警的公仆意識和敬業精神,得到了各級的肯定,先后獲得元陽縣規范化建設示范黨支部、紅河州規范化建設示范黨支部、云南省公安機關集體二等功等榮譽,2人榮獲州級嘉獎,2人榮獲縣級優秀共產黨員;1人被州局通報表揚。
傳統+科技
踐行為民宗旨暢通警民“連心橋”
哈尼梯田景區派出所堅持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困的理念,在服務群眾過程中通過“傳統+科技”暢通辦事途徑、提升服務溫度、延伸服務深度、提升服務速度,贏得了群眾的高度贊揚。
一是建好“三個站”服務群眾零缺位,村小組建好“起點站”,當好群眾“知心人”,進村入戶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小問題”就地解決,需村委會、派出所解決的事通過微信群上報解決;村委會建好“中轉站”,當好群眾“指路人”,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提供相關手續,告知辦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微信推送派出所預審核提升辦理質效;派出所建好“終點站”,當好群眾“守門員”,落實“一門通辦”“只跑一次”等要求,確保服務群眾不缺位,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7月4日下午,哈尼梯田景區派出所接求助電話:一群眾精神疾病發作,情緒失控,焚燒衣物,損壞物品。接報后,立即啟動“三個站”服務,村小組組織人員到現場維護秩序,村委會協助出具相關證明,派出所值班民警邊趕往現場邊聯系醫院,及時將病人送到專業醫院接受免費治療,解決了家屬不知哪里出具證明,要送哪里治療的“急難愁盼”。
二是窗口“不打烊”服務群眾零距離,通過網上預約、電話預約,確保業務第一時間辦理;通過延時服務、容缺受理,確保業務一次性辦畢;通過延伸辦理、上門辦理,確保需求得到實現。民警工作中獲悉,轄區一老人身份證不慎丟失,身體殘疾,行動不便,無法前往派出所辦理。得知這一情況后,7月14日,派出所啟動上門服務,戶籍民警驅車30多公里上門為老人辦理第二代身份證,真正做到了解民憂、暖民心。
三是勤動“兩條腿”服務游客無縫隙,視頻巡查組通過景區視頻網對重點時段、重點部位、重點路段開展巡查,實時掌握交通狀況和治安狀況,配合路面巡邏小分隊疏導交通、處置警情,實現線下線下無縫隙對接。2023年春節期間,車流量是平時的8倍,重點路段重點時段甚至是平時流量的上百倍,哈尼梯田景區派出所通過“兩條腿”協作配合,確保了良好的交通秩序。1月25日,接到一名游客背包遺失的求助,視頻巡查組通過跟蹤游客路線,引導巡邏小分隊按線路尋找,終于在一停車場邊將旅客遺忘的背包找到,包里東西齊全完好。今年以來,提供延時服務、容缺受理60余次,延伸辦理、上門辦理30余次,救助游客50余次,收到感謝信3封,錦旗12面。
專業+創新
提升管服質效實現警企“同頻振”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景區的管理服務也如此。為破解景區治安管理派出所單打獨斗的局面,哈尼梯田景區派出所經大量走訪和充分調研,探索“專業+創新”的破解之策。
一是規范行業協會建設創新商戶管理,結合元陽縣旅游實際,緊緊抓住“吃、住、行、娛、購、樂”中吃、住和攝影這3個核心,推動餐飲協會、旅店業協會和攝影協會的規范化建設,將相關商戶納入會員管理,規范行業行為準則,加強內部監督機制建設,推進相互監督,提升行業自律能力;會員商戶執行接待特定人員、特殊群體報告制度,確保派出所及時掌握相關動態。
二是倡導專業化服務提升質量標準,對有英語、日語、法語等外語服務能力的商戶設立外語服務小組,引導境外游客的接待,規范接待標準,提升境外游客的服務能力;對有專業攝影服務能力的商戶設立攝影服務小組,為攝影類游客提供專業的拍攝計劃和技術指導,提升攝影創作服務能力;對具有戶外活動指導、鄉村旅游體驗等能力的商戶,設立相應服務小組,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提升服務能力。
三是厘清管理權責利壓實各方責任,針對旅游企業、民俗村等經營性企業未參與旅游秩序管理的實際,經充分調研和協調溝通,按照權責利相一致原則,承擔適當的旅游秩序管理,調動參與景區入口附近交通秩序、治安管理等工作的積極性,實現與派出所日常管理的良性互動,有效改善了旅游秩序。今年以來,指導行業協會加強管理3次,指導接待境外游客30余人次,與旅游經營企業互動8次,企業商戶經營和派出所日常管理同頻共振,管理和旅游秩序有了明顯改善,實現了零投訴。
線上+線下
實現精準打擊筑牢違法“防護墻”
哈尼梯田景區派出所緊緊圍繞“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的工作目標,緊盯轄區內現發的傳統侵財案件,堅持“破小案、暖民心”和“破案必追贓”的理念,從“快破案”“破小案”入手,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及時高效為受害人挽回經濟損失,得到了群眾的贊譽。
一是數據賦能精準打擊。建設5座卡口及7個WIFI熱點等一批信息化設備組成的環梯田景區的防控圈層,74路視頻組成的覆蓋各景區和主要交通干道的視頻網絡,加之駐村輔警、網絡員、治安信息員等60名線下情報信息員,為精準打擊違法犯罪奠定了基礎。2月14日,哈尼梯田景區派出所聯合多部門經過視頻追蹤,走訪群眾,在不到48小時的時間內抓獲了3名騎車實施搶劫的犯罪嫌疑人,并追回4部被搶的手機。
二是智慧安防全向防控。線上全面推廣金鐘罩和國家反詐小程序,24小時不間斷防護,今年以來處置預警信息660余條,成功勸阻被騙群眾660余人,避免經濟損失10余萬元;推廣安裝“兩車防盜”系統180余臺,成功追加被盜竊摩托車10余輛。線下持續開展“三查四告知”行動,嚴格管控重點行業、重點人員,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動知去向,行知軌跡;深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五進”等主題宣傳活動,持續開展防范宣傳,開展各類宣傳活動40余場次,群眾防范和打擊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
三是加強管控壓發案,強化景點景區、學校、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重點時段的視頻巡查,實時掌握社會面動態;強化警車、徒步巡邏,提升面上見警率,形成有效震懾;組織護村隊巡邏守護,提升村寨防護能力;常態化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集中清查+治安整治行動”三行動,提升動態化管控能力。2023年1至9月共接處警197起,受理行政案件29起,辦結20起,受理刑事案件19起,破案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通過破案,及時為群眾追回被盜摩托車10余輛,挽回損失10余萬元,實現了“壓發案、降警情、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的目標。